地点
人物库
释行悦清 1617 — 1682年十二月一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悦,字梅谷,亦号呆翁,晚称蒲衣尊者。
姓曹氏,娄东人。
年十八,披剃于普陀海岸禅林,受具后,担簦诣硿峒,参瑞白,知向上事。
复参天童密,问:“掣电之机还许凑泊也无?
”密方诘难,即拂袖云:“鹞子过新罗
”密连棒趁出,当时会得宾主句。
年二十二,再参报恩,已而入夹山,参南涧箬庵,问:“隔江招手,便乃横趋,上座还具者个眼否?
悦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南涧卓杖,云:“能有几人知?
悦云:“果然作家。
”南涧便喝,即礼拜。
明年,随侍金山,即承付属。
后居庐岳,忽焉数载,时在茂年,居多暇日,乃简古公案数十百则,皆为颂之。
丁酉,继席南涧。
乙巳,主粤东龙树院
丁未,主蒋山天华。
辛亥秋,复入粤住大隐禅院。
癸丑,至南安,居西华龙光寺
己未,赴江宁蒋山金陵寺请。
壬戌拟之台山,先入京师憩锡城西。
甲子秋,客城东弥勒庵,腊月朔夜,索水沐浴,焚香礼佛,辞众端坐,垂诫恳至,众皆感泣,请末后句,乃说偈曰:“使符多谢远相迎,撩起袈裟请共行。
一曲浩歌归去乐,从来老将不谈兵。
”三日荼毗,舍利莹莹,灵骨片片作金玉声,塔于南涧北莲花峰
寿六十六,腊四十八。
凡七坐道场,五会说法,一语一机有照有用,学者宗之。
弟子数十人,所著《正宗语录》、《列祖提纲增集》、《禅宗杂毒海》、《历代帝王宏教录》各若干卷,又《三会语录》《梦冰》《东皋》《拈庄》《放钵》《北游》诸集,皆梓行于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奉先深
奉先深
清凉智明
二禅师者。
亦云门嗣也。
二师同游方。
时闻僧问法眼。
如何是色。
眼竖起拂子。
或曰。
鸡冠花
或曰贴肉汗衫。
二人特往请益。
问曰。
闻和尚有三种色语。
是否。
眼曰。
是。
深曰。
鹞子过新罗
便归众。
时李主在座下不肯。
乃白法眼曰。
寡人。
来日致筵。
请二人重新问话。
日茶罢。
备䌽一箱剑一口。
谓二深曰。
上座若问话得是。
奉赏杂䌽一箱。
若问不是。
祇赐一剑。
法眼升座。
深复出问。
今日奉敕问话。
师还许也无。
眼曰。
许。
曰。
鹞子过新罗
捧䌽便行。
大众一时散去。
时法灯作维那
乃鸣钟集众僧堂前勘深。
众集。
灯问。
承闻二上座。
久在云门。
有甚奇特因缘。
举一两则来商量看。
深曰。
古人道。
白鹭下田千点雪。
黄莺上树一枝花。
维那作么生商量。
灯拟议。
深打一座具。
便归众。
深同明和尚
淮河
见人牵网。
有鱼从网透出。
深曰。
兄俊哉。
一似个衲僧相似。
曰。
虽然如此。
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
深曰。
兄你欠悟在。
至中夜方省。
二师并出世金陵
深于奉先
于清凉。
江南主虔请也。
莲华祥庵主。
深之嗣。
西峰豁公。
明之嗣。
别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大仁秀中唐 ? — 83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大仁秀 818年—830年
建兴 819年—830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0 【介绍】: 唐时渤海国
大明忠从父。
明忠卒,仁秀嗣立。
次年改元建兴
在位十二年,南定新罗,北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并厘定京、府、州、县之名,国势称盛。
卒谥宣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士信
士信
元和中新罗质子
太子中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忠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新罗人
巧捷过人,画迹精妙。
宪宗元和中,以机巧通权幸,擢少府监,荫子为两馆生。
礼部员外郎韦贯之劾其污朝籍,遂罢其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旻隋末唐初 570 — 646年8月11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字玄素
其先河东人
九岁出家。
诵法华经期月。
即能覆习。
年十五。
新罗光法师
听成论于回向寺。
年十七。
讲法华于海盐之光兴寺。
香气充庭。
或闻空中。
弹指声席宾咸叹异。
既登具。
禀承十诵于竹园寺之志律师
文理精诣傍通诸部志公悉以学徒委之而逝。
俄游会稽天台
礼石佛于剡。
历数年乃还吴。
结友厉业于通玄寺。
布衣蔬食。
十七年
足未尝出户。
隋季之乱。
禅诵不辍。
苏州总管闻嗣安迎请至再。
而后一赴。
刺史李廉薛通王荣等。
尤相尊敬。
欲固留为生民福。
公度终不可。
因为作寺华亭谷干山中。
俾以行道。
然地下湿。
多蚊蚋。
恐致疾沴。
唐初徒居海虞山。
殖梓数十万本。
远方来学。
常百馀人。
晚年住南涧草庵
两兔一彪。
出处常与俱。
禽兽神祇受归戒。
事迹巨述。
都督武公李世嘉遣使以书币骋。
不应命。
贞观十九年
江王刺史欲从受戒法。
亦固辞不出山。
古律旧疏。
有陋失者。
刊正焉。
著十诵私记十三卷。
僧尼行事二卷。
尼众羯磨二卷。
道俗菩萨戒义疏四卷。
得法弟子二十馀人。
二十年八月十一日
终于所隐。
春秋七十七。
释慧旻
字玄素
河东人
志用方直操行不群。
仁爱汎洽禀自天性。
道振三吴名流七泽。
情好幽居多处岩壑。
九岁出家。
勤精洁业诵法华经。
期月便度。
十五听法回向寺新罗光法师成论。
率先问对秀逸玄宾。
命覆幽宗耆宿同悦。
年十七赴请还乡。
海盐之光兴寺讲法华经。
听众云翔咸陈嘉瑞。
异香弹指屡结空中。
受具之后。
从竹园寺志律师禀承十诵。
文理精通傍讯诸部。
志公将渐学徒用委。
丧事云毕。
东入会稽
至剡礼石佛。
天台游讲肆。
数年还吴止通玄寺。
结徒厉业一十七年。
不出寺门无穷别请。
元始要终布衣蔬食。
庆吊既绝谈谑斯亡。
属隋末崩离吴中饥馑道俗逃难避地东西。
乃守死不移禅诵无辍。
鸟集无扰兽群不乱。
苏州总管闻嗣安。
迎请出山固辞不往。
重使再请不获而赴。
刺史李廉薛通王荣等。
深相器重永崇供觐。
而怀志栖隐终日戚戚。
闻公通鉴不可夺也。
乃送入华亭谷干山。
立寺行道数年。
地惟下湿蚊虻甚多。
恐致损伤将事移止。
大唐开化法事广流。
更入海虞山隐居二十馀载。
远方请业常百馀人。
地宜梓树劝励裁植数十万株。
通给将来三宝功德。
中年别于南涧止一草庵
两兔一彪相亲同止。
内外盘游无相凌恼。
至于禽兽神祇请受归戒。
叙其事绩未可具也。
苏州都督武阳公李世嘉。
遣书降使频请不赴。
贞观十九年
史江王
因国度人行道之次。
请令出山。
王欲受戒施衣传诸香供。
并固让诸德不授不纳。
辞退山泉逍遥自玩。
凡讲经律菩萨戒成实论数各有差。
古律旧疏有漏失者。
皆删正而通畅焉。
著十诵私记十三卷。
僧尼行事二卷。
尼众羯磨两卷。
道俗菩萨戒义疏四卷。
受业学士传化者二十馀人。
贞观末年八月十一日旦
终于所遁。
春秋七十有七。
未终三日异香满寺。
举众怪问。
曰吾后日当去矣。
生死人之常也。
寄世本若行云慎无哭泣。
各念无常早求自度。
丧事殡葬律有恒仪。
碑志饰词一不须作。
能依此诀吾何言哉。
斯固临终不挠。
可谓坚贞者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惠旻隋末唐初 573 — 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649 【介绍】: 唐僧。
河东人字素玄
九岁出家,以诵《法华经》为恒课。
十五岁从新罗玄光法师学成论。
年十七于海盐兴寺讲《法华》,听者云集。
后历游天台等处。
数年还吴,止通玄寺,足不出院,结徒厉业,凡十七年。
唐高祖武德初海虞山,隐居二十余年,问业者百余人。
有《十通私记》、《僧尼行事》、《菩萨戒义疏》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安含隋末唐初 579 — 640年9月23日
释安含
俗姓金
诗赋伊飧之孙也。
生而觉悟。
性乃冲虚。
毅然渊懿之量。
莫穷涯畛。
尝浪志游方。
观风私化。
真平二十二年约与高僧惠宿为伴。
拟将乘桴泛泥浦津。
过涉岛之下。
忽值风浪。
回泊此滨。
明年有旨简差堪成法器者。
入朝学问。
命法师𠃔当行矣。
乃与聘国使同舟涉海。
远赴天庭。
天王引见。
皇情大悦。
敕配于大兴圣寺居住。
旬月之间洞解玄旨。
于是[荔/十]山仙掌十驿之程。
即日午行回。
谁闻夕鼓。
秦岭帝宫千里之地。
即星驰陟降。
岂待晨钟。
十乘秘法。
玄义真文。
五稔之中莫不该览。
越二十七年。
爰与于阗沙门毗摩真谛。
沙门农加陀等俱来至此。
西域胡僧直到鸡林。
盖自兹也。
崔致远所撰义相传云。
相真平建福四十二年受生。
是年东方圣人安弘法师西国二三藏。
汉僧二人至自唐。
注云。
天竺乌苌国毗摩罗真谛年四十四。
农伽陀。
年四十六。
摩豆罗国佛陀僧伽
年四十六。
经由五十二国始汉土。
遂东来住皇龙寺。
译出旃檀香火星光妙女经。
僧昙和笔授。
未几汉僧上表。
乞还中国。
王许而送之。
则安弘者殆和尚是也。
又按新罗本记。
真兴王三十七年。
安弘入陈求法。
胡僧毗摩罗等二人回。
上楞伽胜鬘经及佛舍利。
真兴末至真平建福
相去几五十年。
何三藏来之前却如是。
或恐安含
安弘。
实有二人。
然其所与三藏不殊。
而厥名不殊。
今合而立传。
又未详西国三藏去留所终。
和尚返国。
以后作谶书一卷。
字印离合。
为之者罕测。
宗[辶+((立-〦)/木)]幽隐。
索理者难究。
如云鸺鹠鸟(碑文隐晦未详)散。
又云。
第一女主葬忉利天。
及千里战军之败。
四天王寺之成。
王子还乡之岁。
大君盛明之年。
皆悬言遥记的如目睹。
了无差脱。
善德王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终于万善道场。
享年六十二。
是月乡使从汉而邂逅法师
敷座于碧浪之上。
怡然向西而去。
真所谓腾空步阶坐水行地者矣。
翰林薛某奉诏撰碑。
其铭云。
后葬忉利。
建天天寺。
怪鸟夜鸣。
兵众旦殪。
王子渡关入朝。
圣颜五年。
限外三十而还。
浮沈轮转。
彼我奚免。
年六十二。
终于万善。
使还海路。
师亦交遇。
端坐水上。
指西而去(碑文苔蚀字缺十。
丧四五。
略取可观拟以成文)。
盖不待他。
亦髣髴其遗迹矣。
赞曰。
师之神通解脱。
去住自在。
大菩萨之闲事。
岂容笔舌于其间哉。
然入朝始与西域三藏。
手派真源。
吹法螺而雨法雨。
河润海陬。
真弘法之圣人字也。
字经三写。
乌焉成马。
予疑弘二字之有一错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阿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文宗时宫女。
善歌舞。
舞《河满子》,婉畅有风态,奏《凉州曲》,音韵清越。
后出宫,嫁金吾卫长史秦诚。
诚出使新罗,作词以寄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保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文宗时新罗人
善战斗,骑而挥枪,无能敌者。
初与郑年皆为徐州小将
后归新罗,谒其王,请兵万人镇清海
国乱无主,分兵至国诛反者,立王,自为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圆安
释圆光)高弟圆安新罗人
机锋颖锐。
性希历览。
仰慕幽永。
遂北趣九都。
东观不耐。
又游西燕北魏。
后展帝京。
备通方俗。
寻诸经论。
跨轹大纲。
洞清纤旨。
高轨尘。
以道素有闻。
特进肃瑀请住所造蓝田津梁寺。
供给四事。
不知所终。
赞曰。
远公不废俗典。
讲论之际。
引庄老连类。
能使人悟解玄旨。
若光师之论世俗戒。
盖学通内外。
随机设法之效也。
然杀生有择者。
夫岂汤网去三面。
仲尼弋不射宿之谓耶。
又其动天神返天使则道力固可知也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智明
释智明
新罗人
神解超悟。
行止合度。
内蕴密行。
赞扬他德挽回向己。
舍直与人。
颙颙卬卬。
动有可观。
自竺教宣通于海东。
权舆之际未曾大集。
英俊间生。
奋臂而作。
或自悟以逞能。
或远求而命驾。
新医[袖-由+弇]于旧医。
邪正始分。
旧尹告于新尹。
师资相授。
于是西入中国。
饱参而来。
继踵而起。
师以命世之才。
当真平王之七年秋七月
问津利往。
入陈求法。
云游海陆。
梗转西东。
苟有道而有名。
悉爰咨而爰诣。
如木从绳。
如金成器飘然一去。
忽尔十霜。
学既得髓。
心切传灯。
以真平王二十四年九月
随入朝使还国
王钦风景仰。
推重戒律。
褒为大德。
以劝方来。
师岳立嵩[荔/十]。
量含沧溟。
炤之以慧月。
振之以德风。
缁素之徒。
是彝是训。
后加大大德。
蔚居峻秩。
不知所卒。
初师入陈后五年
圆光法师入陈八年。
昙育入隋七年。
随入朝使惠文俱还。
师与智明
并以高德显名。
当代之才之美。
固不相上下者也。
赞曰。
季札观乐于周室。
仲尼问礼于老聃
非始学也。
亦有宗矣。
德等往还上国。
访道而返。
斯亦异类而同归者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朱子奢初唐 ? — 6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1 【介绍】: 苏州吴人
少习《左氏春秋》,善属文。
为直秘书学士
入唐,授国子助教
太宗贞观初高丽百济同伐新罗,帝假子奢员外散骑侍郎持节谕旨,平三国之憾。
累迁谏议大夫弘文馆学士
尝谏帝观起居志臧否,以为将开后世史官之祸。
卒于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1 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
博览子史,善属文。
隋大业中,直秘书学士
高祖武德四年(621)国子助教
太宗贞观时,为谏议大夫弘文馆学士,迁国子司业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预撰《礼记正义》、《文思博要》。
风流蕴藉,为人乐易,善于剧谈,又辅之以文义,每与群臣论难,皆莫能及。
全唐诗》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子奢
苏州吴人
隋大业中秘书学士
武德四年国子助教
贞观朝官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
国子司业
十五年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云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新罗(今朝鲜南部)人。
,为入新罗宣慰副使兖州都督府司马
武宗会昌元年(841)淄州长史
事迹见《旧唐书·新罗》。
《全唐诗逸》存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可记唐 ? — 8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8 【介绍】: 唐时新罗人
贡进士
性沉静好道,常服气炼形。
博学强记,诗文清丽。
进士第后,隐居于终南山子午谷
三年后归国,章孝标有诗相送。
复来唐时,已衣道服,仍入终南山
宣宗大中十一年,上表称将于次年二月升仙,至期而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8 一作金可纪
新罗(今朝鲜南部)人。
贡进士
性沉静好道,常服气炼形。
博学强记,为文清丽,举动言谈皆有中华之风。
进士第后,隐居于终南山子午谷
3年后归国,章孝标有诗相送。
复来唐时,已衣道服,仍入终南山
宣宗大中十一年(857),上表称将于次年二月升仙,至期果如所言。
事迹见《续仙传》卷上。
《全唐诗逸》存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薛宜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绛州万泉人
薛平子。
累任家令丞。
武宗会昌中,官左庶子,充新罗册赠使
青州泛海,频为暴风雨所阻,逾年方抵新罗,未及行册礼,染疾而卒。
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绛州万泉(今山西万荣)人,左龙武大将军薛平子。
曾任家令丞、左庶子
武宗会昌中,以左庶子新罗册赠使,由青州泛海前往,频为暴风雨所阻,一年后方抵达新罗,未及行册礼,染疾而卒。
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南部新书》卷庚、《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三、《唐诗纪事》卷四八。
全唐诗》存诗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真德初唐 ? — 65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2 新罗(今朝鲜南部)人。
新罗王金真平之女,金善德之妹。
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新罗王位,加授柱国封乐浪郡王
次年,遣其弟侄来唐,太宗赐以《晋书》等。
高宗永徽元年(650),大败百济,乃织锦作五言诗《太平颂》,遣其弟入唐进献。
事迹据《旧唐书·新罗》。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慈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新罗国王诸公子也。
金氏。
父武。
林官为苏判异。
贵如中朝一品。
然素谙佛理。
而未有嗣息。
乃造观音经千部。
因致祈祷意。
且曰苟有所出。
将使续慧命
而度生类。
非敢冀以亢家门显祖宗也。
既而其母梦星入怀以娠。
及其娩。
适与先佛同月日。
识者以为瑞。
性聪敏。
小学即能遍览。
稍长益习空寂法。
而世俗念无所蒂芥。
会并丧二亲。
寻麻衣草屦。
遁居林壑。
构小室。
周树荆棘。
坐则悬发梁上。
小困则顿撼钩刺。
辄至醒寤。
所脩白骨观。
日以明利。
而无复昏散二障矣。
俄而王以其次当绍位。
屡徵不为起。
复遣使谓曰。
能起则已。
否将造山手刃之。
曰。
吾宁持戒死。
无或犯戒生。
王闻而愧服焉。
薙落受具。
久之屏绝往来。
粮粒空乏。
时有异乌。
衔果馈献。
亦就掌共食。
每候日中以为常。
然尤愧于无以利物。
尝梦伟丈夫二人语曰。
卿欲何为。
曰。
惟欲利众生耳。
丈夫以五戒法授之曰。
是可以利众生者。
且曰。
吾以悯汝故。
自忉利天来。
语讫而觉。
于是出山仅一月
士女之获授五戒者。
遍国中。
贞观十二年
偕弟子僧实等十馀人。
京师
诏住胜光别院。
共施丰缛。
而或有以其充物动忮心者。
夜闯其户。
则惊悸莫敢前。
旦从悔罪受戒而去。
当是时。
虽生盲者。
则复睹。
以故远近趋附。
日千计。
上以其地非所堪处。
诏徙终南山云际寺
别居嵰崿之上。
以避喧坌。
而鬼神多就受戒。
尝患痍疹。
见受戒神。
为之摩抚而愈。
如是阅三夏
一日有大神。
拥众无数。
皆带甲持仗。
扶金舆而前曰。
慈藏
复有大神。
力拒不许迎。
顷之臭气蓬勃。
一弟子暴卒。
久而稣。
即就绳床。
召众诀别。
悉出诸衣物。
行僧德施法。
忽觉香气。
通畅内外。
是夕梦。
有神报曰。
自今而后。
寿可八十馀也。
十七年
其王上表朝廷。
乞藏还本国。
诏可。
始下山。
诏慰问赐帛二百疋。
用充衣服费。
及诏入内。
赐衲伽梨一领。
杂䌽五百段。
东宫亦致二百段。
仍于弘福寺
会诸大德设斋。
太常九部乐。
度僧八人。
以荣其归。
又请经一藏并像设供仪等。
于是其王以为大国统。
王芬寺。
筑院度人。
以示优渥。
入王宫。
讲大乘论。
又讲菩萨戒本于皇龙寺。
凡七昼夜祥云瑞雾。
覆所讲之堂。
甘露降于林木。
海东戒法之兴。
于斯为盛。
以海东夷俗。
必一𨤲正。
以彷佛华夏。
故儒林梵苑至今可观。
皆是藏之遗志焉。
又圆胜者。
辰韩人也。
贞观初
西游中国法肆。
晚与东返云。
释慈藏
姓金氏
新罗国人
其先三韩之后也。
中古之时。
辰韩马韩卞韩。
率其部属
各有魁长。
案梁贡职图。
新罗国
魏曰斯卢。
宋曰新罗
本东夷辰韩之国矣。
父名武林
官至苏判异(以本王族比唐一品)既向高位。
筹议攸归。
而绝无后嗣。
幽忧每积。
素仰佛理乃求加护。
广请大舍祈心佛法。
并造千部观音。
希生一息。
后若成长。
愿发道心度诸生类。
冥祥显应。
梦星坠入怀。
因即有娠。
四月八日诞。
载良晨。
道俗衔庆希有瑞也。
年过小学
神睿澄独拔恒心。
而于世数史籍略皆周览。
情意漠漠无心染趣。
会二亲俱丧。
转厌世华
深体无常终归空寂。
乃捐舍妻子第宅田园。
随须便给行悲敬业
子尔只身投于林壑。
粗服草屩用卒馀报。
遂登峭隒独静行禅。
不避虎兕常思难施。
时或弊睡心行将徵。
遂居小室。
周障棘刺露身直坐。
动便刺肉。
悬发在梁。
用祛昏漠。
修白骨观转向明利。
而冥行显被物望所归。
位当宰相频徵不就。
王大怒。
敕往山所将加手刃。
曰。
吾宁持戒一日而死。
不愿一生破戒而生。
使者见之不敢加刃。
以事上闻。
王愧服焉。
放令出家任修道业。
即又深隐。
外绝来往。
粮粒固穷。
以死为命。
便感异鸟各衔诸果就手送与。
鸟于手就而共食。
时至必尔。
初无乖候。
斯行感玄徵。
罕有联者。
而常怀戚戚慈哀含识。
作何方便令免生死。
遂于眠寐见二丈夫曰。
卿在幽隐欲为何利。
曰。
惟为利益众生。
乃授五戒讫曰。
可将此五戒利益众生。
又告曰。
吾从忉利天来。
故授汝戒。
因腾空灭。
于是出山。
一月之间国中士女咸受五戒。
又深惟曰。
生在边壤佛法未弘。
自非目验无由承奉。
乃启本王西观大化。
贞观十二年
将领门人僧实等十有馀人。
东辞至
蒙敕慰抚。
胜光别院厚礼殊供。
人物繁拥财事既积。
便来外盗。
贼者将取心战自惊。
返来露过。
便授其戒。
有患生盲。
陈忏后还得眼。
由斯祥应。
从受戒者日有千计。
性乐栖静。
启敕入山。
终南云际寺东悬崿之上。
架室居焉。
旦夕人神归戒又集。
时染少疹。
见受戒神为摩所苦。
寻即除愈。
往还三夏常在此山。
将事东蕃。
辞下云际。
见大鬼神其众无数。
带甲持仗云。
将此金舆迎取慈藏
复见大神与之共斗拒不许迎。
闻臭气塞谷蓬勃。
即就绳床。
通告诀别。
其一弟子又被鬼打躄死乃苏。
即舍诸衣财。
行僧德施
又闻香气遍满身心。
神语曰。
今者不死。
八十馀矣。
既而入
蒙敕慰问。
赐绢二百匹。
用充衣服贞观十七年
本国请还。
启敕蒙许。
入宫。
赐纳一领杂䌽五百段。
东宫赐二百段。
仍于弘福寺为国设大斋。
大德法集。
并度八人。
又敕太常九部供养。
以本朝经像彫落未全。
遂得藏经一部并诸妙像幡花盖具堪为福利者。
赍还本国。
既达乡坏。
倾国来迎。
一代佛法于斯兴显。
王以景仰大国。
弘持正教。
非夫纲理。
无以肃清乃敕为大国统。
王芬寺。
寺即王之所造。
又别筑精院。
别度十人恒充给侍。
又请入宫。
一夏讲摄大乘论。
晚又于皇龙寺讲菩萨戒本。
七日七夜天降甘露。
云雾奄蔼覆所讲堂。
四部兴嗟声望弥远。
及散席日。
从受戒者其量云从。
因之革厉十室而九。
属斯嘉运。
勇锐由来。
所有衣资并充檀舍。
惟事头陀。
兰若综业。
正以青丘佛法东渐百龄。
至于住持修奉盖阙。
乃与诸宰伯祥评纪正。
时王臣上下。
佥议攸归。
一切佛法须有规猷。
并委僧统藏令僧尼五部各增旧习。
更置纲管。
监察维持。
半月说戒依律忏除。
春冬总试令知持犯。
又置巡使
遍历诸寺诫励说法。
严饰佛像营理众业。
镇以为常。
据斯以言。
护法菩萨即斯人矣。
又别造寺塔十有馀所。
每一兴建合国俱崇。
乃发愿曰。
若所造有灵。
希现异相。
便感舍利在诸巾钵。
大众悲庆积施如山。
便为受戒。
行善遂广。
又以习俗服章中华有革。
惟归崇正朔义岂贰心。
以事商量举国咸遂。
通改边服一准唐仪。
所以每年朝集位在上蕃。
任官游践并同华夏。
据事以量通古难例。
撰诸经戒疏十馀卷。
出观行法一卷。
盛流彼国。
沙门圆胜者。
本族辰韩清慎僧也。
贞观初年
来仪京辇遍陶法肆。
闻持镜晓志存定摄。
护法为心。
齐襟秉维城堑。
及同返国大敞行途讲开律部。
惟其光肇自昔东蕃有来西学。
经术虽闻无行戒检。
缘搆既重。
今则三学备焉。
知通法护法代有斯人。
中浊边清于斯验矣。
姓金
新罗国人
其先三韩之后。
东方辰韩国也。
父名武林
官至苏判。
异(北唐一品)享高位。
而无后嗣。
幽忧每积。
素仰佛理。
乃求加护。
广请大舍
祈心佛法。
并造千部观音。
希生一息。
后若成长。
愿发道心。
诸生类。
冥祥显应。
梦星坠入怀。
因即有娠。
四月八日诞。
年过小学
神睿澄简。
世数史籍。
略皆周览。
会二亲俱丧。
转厌世华
深体无常。
终归空寂。
乃捐舍妻子。
第宅田园。
随须便给。
孑尔只身。
投于林壑。
粗服草屩。
独静行禅。
时或毙睡。
遂居小室。
周障棘刺。
露身直坐。
动便刺肉。
悬发在梁。
用祛昏漠。
物望所归。
位当宰相
频徵不就。
王大怒。
敕住山所将加手刃。
曰。
吾宁持戒一日而死。
不愿一生破戒而生。
使者惧之。
不敢加刃。
以事上闻。
王愧服焉。
放令出家。
任修道业。
即又深隐。
外绝来往。
粮粒固穷。
以死为命。
便感异鸟各衔诸果。
就手送与。
鸟于手。
就而共食。
时至必尔。
初无乖候。
常怀戚戚。
慈哀含识。
作何方便。
令免生死。
遂于眠𥧌。
见二丈夫曰。
卿在幽隐。
欲为何利。
曰。
唯为利益众生。
乃授五戒讫曰。
可将此五戒。
利益众生。
于是出山。
一月之间。
国中士女。
咸受五戒。
又深唯曰。
生在边壤。
佛法未弘。
自非目验。
无由承奉。
乃启本王。
西观大化。
贞观十二年
领门人僧实等。
十有馀人。
东辞至
蒙敕慰抚胜光别院。
厚礼殊供。
人物繁拥。
财事既积。
贼者将取。
心颤自惊。
反来露过。
便受其戒。
有患生盲。
陈忏。
后还得眼。
由斯祥应。
从受戒者。
日有千计。
性乐栖静。
启敕入山。
终南云际寺东。
悬崿之上。
架室居焉。
旦夕人神归戒。
往还三夏
常在此山。
将事东蕃。
辞下云际。
见大鬼神。
其众无数。
带甲持仗。
云将此金舆。
迎取慈藏
复见大神与之共斗。
拒不许迎。
神语曰。
今者不死。
八十馀矣。
既而入
蒙敕慰问。
赐绢二百疋。
用充衣服。
贞观十七年
本国请还。
启敕蒙许。
入宫。
赐衲一领。
杂䌽五百段。
东宫赐二百段。
仍于弘福寺
为国设大斋。
大德法集。
并度八人。
又敕太常九部供养。
以本朝经像。
凋落未全。
遂得藏经一部。
并诸妙像。
幡花盖具。
堪为福利者。
赍还本国。
既达乡壤。
倾国来迎。
一代佛法。
于斯兴显。
王以景仰大国。
弘持正教。
非夫纲理。
无以肃清。
乃敕为大国统。
王芬寺。
又别筑精院。
别度十人。
恒充给侍。
请入宫一夏。
讲大乘论。
晚又于皇龙寺。
讲菩萨戒本。
七日七夜
天降甘露。
云雾𩃗霭。
覆所讲堂。
四部兴嗟。
声望弥远。
属斯嘉运。
所有衣资。
并充檀舍。
唯事头陀。
兰若综业。
正以青丘佛法。
东渐百龄。
乃与诸宰。
详评纪正。
一切佛法。
须有规猷。
并委僧统
令僧尼五部
各增旧习。
更置纲管。
监察维持。
半月说戒。
依律忏除。
春冬总试。
令知持犯。
又置巡使
遍历诸寺。
诚厉说法。
严饰佛像。
营理众业。
镇以为常。
又别造寺塔。
十有馀所。
乃发愿曰。
若所造有灵。
希现异相。
便感舍利。
在诸巾钵。
大众悲庆。
积施如山。
便为受戒。
行善遂广。
又以习俗服章。
华中外革。
唯归崇正朔。
举国咸遂。
通改边服。
一准唐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仁轨初唐 602 — 6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1或602—685 【介绍】: 汴州尉氏人字正则
少贫贱好学。
太宗贞观中累迁给事中,以刚正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高宗龙朔元年,诏仁轨新罗兵赴百济作战,任带方州刺史,累功封乐城县男
高宗乾封元年左相
总章三年,任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后进爵为公,又拜尚书左仆射太子宾客,仍知政事
仪凤中,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武则天时上疏辞疾,改文昌左相
玄宗开元中追谥文献
有《刘氏行年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01—685 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高祖武德间入仕。
高宗显庆中青州刺史,随高宗,平百济时颇立战功,授带方州刺史
其后曾先后率兵征高丽、伐新罗、御吐蕃入侵,战功颇著。
高宗武后时,曾三度为宰相
光宅元年(684)封乐城郡公
玄宗开元间追谥文献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著有《河洛行年记》20卷,记隋末史事,已佚。
白氏长庆集》卷三四、《容斋五笔》卷八存其诗1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仁轨字正则
汴州尉氏人
武德初息州参军
贞观时累迁青州刺史
百济归顺。
仁轨勒兵镇守。
超加六阶。
正授带方州刺史
乾封元年右相
封乐城县男
咸亨元年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
左仆射太子太傅
武后临朝。
特进
进封郡
垂拱元年
从新令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薨年八十四。
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
谥曰文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相里玄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魏州冠氏人
太宗贞观十七年,为司农丞奉使高丽,令勿攻新罗
又为殿中丞
官至棣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